返回顶部

会东:倡导婚丧新风 小水井村一年少吃了30场酒席

http://www.scol.com.cn  (2017-03-03 09:52:11)  来源:凉山城市新报  
编辑:王云  

2月23日,是会东县铅锌镇小水井村支部书记李世新父亲李远平老人的八十大寿。生日宴设3桌,定在离家26公里的铅锌镇“德洪农家乐”里, 参宴“宾朋”是老人的5个女儿和孙字辈。

按当地俗成规矩,“不请100桌,至少也得办上80桌。不然面子往哪儿放,往日送出去的礼不是打了水漂。”作为“村头儿”的村支部书记要为父亲举办耄耋生日宴,一定要宴请四方宾客,热热闹闹大办三日方休。

为何“村支书”李世新仅邀自家人为高龄的父亲祝寿,不担心村里人说“闲话”,不担心送出的礼打水漂?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小水井村一探究竟。

聚众智,立新规

村民签下承诺书

“大家一起定下的规矩,还在纸上签了字,就要作数,就要执行下去。”说到仅有3桌亲人参加自己的生日宴,李远平老人表示支持。“这样很好,少了劳累,少了浪费,少了还人情债。”

78岁的老党员,“老支书”李远富称,以前每年耗在生日宴、“月米酒”(宝宝满月宴)、“剔长毛”(孩子蓄起来的长发,7岁左右请人理去)、搬新家等事情的钱近10000元。

“为了送礼,还人情债,六七千块钱卖一条牛,吃不了几场就没有了。”一社社长李远平说到众多的“人情酒”,直摇头,“这酒啊,再这样下去真吃不起了。”

“加快乡村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大大减少了红白喜事攀比浪费现象,让村民的婚丧嫁娶省心、省钱、更文明。”为破解“人情之困、面子之苦、众礼之惑”陈规陋习,摒弃大家所诟病的吃喝之风,2016年2月1日,铅锌镇组织全镇村社干部学习了上级部门下发的“四好创建”相关文件,对落实“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提明确的要求。

2月4日,小水井村28名党员、15名村社干部和20名群众代表,签下经村两委讨论出炉的“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承诺书,并摁上大红手印,倡导婚丧新风,反对大操大办。随后,全村群众除外出务工人员外均签下新事新办承诺书。

只办喜事丧事

其余宴请一律全免

镇管村,村管户,新规成效看干部。“本村村社干部只负责主持村中喜事、丧事事宜,其余类型的宴请一律不得参加。”承诺书共六条,第一条明确从村社干部层面,要率先垂范,引领表率。

小水井村新规出台后,2016年全村至少少办了30场红白喜事。

支部书记李世新给记者算了一笔帐,“2016年村里每一户人家至少少吃了30场宴请酒席。按每家平均送礼200元计算,全村8个社302户,1119名群众光送礼费就省下181.2万元。”

“办一场事以3天为限,这30场事就可以省下90天的时间。每天打工以150元计算,全村一年下来外出务工收入还可以挣得近200万元。”二社社长陈发庆接过话头说,“一进一出,去年全村省了300多万元。”

在“老支书”李远富看来,村领导的带头引领成效明显,2016年,没有一名村社干部触碰新事新办“红线”。

破陈规除陋习

大家都不觉得丢面子

“每次群众会,村干部都要给大家宣传红白喜事新办要求,对我们来说这是好事,必须支持。”该村6社的李天发夫妇,2016年6月12日,已满“花甲”之年。按当地习俗,李天发夫妇到了60岁,就要好好宴请村邻,玩上三天。

“生日那天,老两口锁上了门,不知去向。”李天发夫妇的“抠门”引来了不少外村亲戚的嘲笑,但是小水井村大家都是一个标准,大家也不觉得丢面子。

“村民要办事,要么找村干部当‘知客师’(总管),要么找村里包括自己在内菜做得好的10个人做厨师,规划菜系。”小水井村“厨师长”晏学民告诉记者,“新规要求村民要办满月酒,房屋乔迁、升学、祝寿等酒宴,只能请本家亲戚,且宴请桌数只能控制在10桌之内。”

晏学民说,“红白”理事会也是由群众推举出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有一定礼仪特长的人士来组成,按照统一的标准、流程和仪式,帮助群众全程操办红白喜事。“规定”还对“知客师”们提出要求,村民办宴超出额定桌数,知客师不得参加策划,同时铅锌镇负责审批的部门不得批准。

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小水井村红白喜事简办之举,如缕缕春风,浸润着乡亲们心田。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